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,提倡“厲行節約、反對浪費”的社會風尚,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。4月10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《關于防止和減少餐飲浪費的公告(征求意見稿)》(以下簡稱公告)。公告從八個方面提出一系列舉措推進反餐飲浪費工作落實落細。
“五谷者,萬民之命,國之重寶。”悠悠萬事,吃飯為大。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,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一個重大問題。作為一個人口大國,我國面臨著地少人多的基本國情,從中長期看,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都是一項重要課題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:“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,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,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。糧食安全是“國之大者”,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。“保障國家糧食安全”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。報告指出,今年將繼續穩定糧食生產,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。
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13731億斤,連續8年超1.3萬億斤。我國用全球9%的耕地、6%的淡水資源生產的糧食,養活了近20%的人口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的《2022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》顯示,2021年全球受饑餓影響人數約8.28億人,占世界人口的9.8%。當你浪費各種資源時,你肯定沒有想到那些還在為溫飽勞碌的困難群眾。有的人奢侈浪費不以為恥,反以為榮。有人享受生活,盡情消費,有人超前消費,有人打腫臉充胖子,炫耀消費,有人不愛護、不維護、任意丟棄浪費,也許這些會使消費量大增,促進經濟的發展,但這種因浪費資源而導致的發展是虛假的繁榮,是對我們子孫后代所擁有的資源的提前占用和浪費,是不可持續的發展,應該嚴格杜絕。
公告提到嚴格明碼標價、推行明白標量。我們應引導商家合理調整菜品分量,推出半份菜、點菜提醒、免費打包等服務,引導廣大消費者按需點菜,對于沒吃完的飯菜,鼓勵廣大消費者打包帶走。公告提到加強行業自律、倡導節儉風尚。相關部門應規范餐飲單位行業自律。要求餐飲服務經營者強化主體責任,做到“進屋有指引,墻上有宣傳,桌上有提示”,在醒目處張貼“反對浪費、崇尚節約”宣傳海報,利用LED顯示屏等播放反對餐飲浪費宣傳提示,引導消費者在點餐前按需點餐。
遏制餐飲浪費需建立長效機制。宜昌市出臺了《宜昌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》,將“適量點餐、取餐,厲行節約”寫入地方性法規之中。市食藥安辦、市精神文明辦公室印發《宜昌市城區文明餐飲“五要五不”行動方案》《倡導“十文明”爭做文明市民行動方案》等文件,建立長效機制,采取有效措施,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。
我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大國,在千年農耕文明的孕育下,“糧食”秤砣在中國人的心中重千斤。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提倡節儉、反對浪費,保障國家糧食安全,不忘艱苦奮斗的初心,不改勤儉節約的本色,樹立文明新風尚。
作者:秭歸縣沙鎮溪鎮人民政府 江素麗
特別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。三峽宜昌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。